有些學生對自己要求高,即使考試或比賽時表現不錯,仍會對小錯處耿耿於懷,也容易過度緊張、影響正常表現水平。有些學生則對自己很寬鬆,練得久、練到累,或者一首歌能夠從頭彈到尾,就覺得已經彈得夠好了。
無論你或孩子屬於哪一種,都請緊記:彈琴表現的好與壞,並不是單憑個人主觀感受決定,而是有一套客觀的標準!
每個學琴的人「練耳仔」,除了多聽各種音樂、聽他人演奏外,也需要留心聽聽自己彈琴時,到底哪裡彈得好、哪裡要改善。拍子會不會太慢太快?左右手的力道適中嗎?大小聲變化有沒有做好?腳踏的踩放時機有抓準嗎?
聽得出自己哪裡彈得好,能建立起有根有據的自信。聽出哪裡彈得不好,就可以進行重點練習(例如集中鍛練力道不足的手指、先彈熟該歌曲的音階等)。氣力和時間要花在最有效的改善步驟上,才可避免死練爛練、原地踏步、消磨學習熱誠。
學好琴,練習聽力是必須的。
抱著客觀的心態審視學習表現,聽聽自己究竟有沒有「達標」吧!
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🔻即刻Whatsapp【9459 3638】預約試堂啦!
Comments